《神州学人》-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晓蕾)2020年11月,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这对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经济进一步稳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推进RCEP框架下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十国的合作必须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中,职业技术人力资源支撑不力仍是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原主委、昆明理工大学原副校长罗黎辉建议,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三个层面,深化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推进跨境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罗黎辉认为,目前职业技术人力资源支撑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RCEP区域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力不足,本土化职业技术人才供给匮乏,职业技术人力资本储备十分有限;二是不少国家对外来劳工输入有所管控,合作项目所需人力资源靠本土职业技术教育支撑;三是我国职技学校“走出去”举办跨境教育尚缺乏完备的政策支撑,由企业自行举办的、针对对象国的人才培训普遍存在质量与效率不高的问题;四是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所在国民众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无力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得不到实惠。
“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倒逼我们必须改革和超越以往聚焦于本国人力资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范式,建构与推进RCEP需要相适应的跨境职业教育体系新范式。”罗黎辉建议,国家应从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三个层面推进跨境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制度层面,要打破单纯以本国国民为主体对象的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和制度体系,兼顾中国产能、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出去”在对象国产生的职业技术人力资源需求,加快构建相适应的跨境职业教育政策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模式层面,应争取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配合支持,积极探索以中资企业为主体的跨境产教融合职业技术教育新模式;积极探索与有关国家、社会资本及国际组织联合举办跨境职业技术机构,为区域经济合作培养所需人才。
机制层面,要大力探索和推进以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大循环”为主,跨境职业技术教育与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机制创新;大力探索和推进RCEP区域经济合作中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职业技术教育链有机衔接的机制创新;大力探索和推进多国合作、多种所有制形式、多投资主体、产学研协同的跨境职业技术办学机制与管理运作机制创新。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